《La Dolce Vita》 六十年代的黑白片為義大利藝術電影導演費里尼的作品,一部描述五十年代末期,羅馬上流社會的華麗與奢靡的生活,以狗仔記者的角度看盡名流風華與奢靡,也讓在五十年後看到這部片的我看到了六十年代的羅馬。
這部片最讓人傾心的一幕,是由六十年代當選瑞典小姐的 Anita Ekberg飾演身材豐腴卻又無腦的美麗大明星Sylvia,其中一幕在羅馬浴場(Baths of Caracalla)裡,眾人飲酒作樂跳舞,Sylvia 因與未婚夫吵架而轉身奔跑向外,那一襲黑色平口低胸前端開高衩長裙擺的洋裝,底下襯托了幾層白紗,那一幕她轉身奔跑,裙襬隨之揚起,隨著白色層紗搖逸出來的層次感,半遮掩面,讓人很難忘記。之後他漫步在入夜以後的羅馬小巷,無意間看見了特萊維噴泉,不顧身著華美的禮服而涉水在特萊維噴泉裡漫步,成了這部片最經典的片段,帶起了羅馬的觀光風潮,六十年代的特萊維噴泉,經過五十年以後未變的大階梯上的欄杆,牽著一台腳踏車停下來觀看的路人,夜裡的燈光閃耀著那石子路被踏的光滑的表面,,,,喔!羅馬。
雖然這部片很伔長,是看一看會不小心睡著的那種,但裡面有好幾幕是三不五時就會想放出來看一看,六十年代的千金名媛纖細的身材,傲慢的優雅,與平民出身,身材豐腴,動作浮誇的大明星Slyvia形成強烈的對比。歌舞女郎風情萬種搖曳生姿,六十年代的羅馬,義大利正逢戰後的經濟奇蹟讓人嚮往著羅馬人生活的甜蜜,透過第三者狗仔記者的角度,看到了奢靡底下的空虛,裡面為強調生活奢華的服飾是經典不朽的黑色禮服,六十年代的穿衣風格,即使五十年以後的現在看來依舊是時尚美麗,果然得過奧斯卡最佳服裝獎不是浪得虛名的阿。
電影一開場的第一幕男主角飾演狗仔記者的MARCELLO在餐廳裡偷偷的問服務生:公主點了甚麼?服務生說:Soave 跟 Valpolicella。想來是這二種酒款符合了藝術電影導演費里尼用來描述名媛的品味,與當時受歡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