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Verona Italy

    維羅納,跟羅馬一樣有個2000年歷史的圓形競技場也是露天劇場,雖然不及羅馬嚇名遠播的鬥獸場來的壯觀,但不同的是這個競技場每到盛夏都會有歌劇表演,每年的六月到九月是盛行的歌劇節" Arena di Verona Opera Festival" ,羅馬的只剩下讓後人無限的想像。

   百草廣場是曾經也是現在的市集,曾經的香草市集,現在Made in China的字樣也到處橫飛。圍繞在周圍的古老市政廳,巴洛克建築頂上佇立著希臘神像的馬費宮,白色大理石柱上,站著長著翅膀,象徵威尼斯共和國標誌的聖馬可獅,在義大利的廣場上永遠也少不了噴泉,令人深深著迷的是:屹立千年的不朽,川流著生生不息的現代人。人群總是不斷的在為城市注入活躍的生命力。人滿為患的茱莉葉的家,在沙士比亞筆下的愛情起始的陽台,那一個一個為捍衛愛情而銬上的枷鎖,大排長龍爭相撫摸茱莉葉胸部的人群,右邊胸部明顯已經被摸到褪色而光滑到發亮的茱莉葉銅像。


IMG_6973aIMG_6978a

IMG_6981a

Verona Italy

維洛那露天圓形劇場內部,舞台正中間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歌劇節作準備DSC_6177a   

   

Verona Italy

DSC_6193aIMG_6983aDSC_6181a

當光觀客忙忙碌碌的拍照,從競技場走廊看去對面的粉紅色建築物,陽台的棚下,一席端莊的深藍色套裝,脖子上那一串不因年紀與環境而製造出突兀的白色珍珠項鍊,銀白的頭髮襯著紅色唇膏,帶著太陽眼鏡的義大利老奶奶,倚靠躺椅慵懶的在曬太陽,對於他而言這千年龐然大物就是家裡的窗景IMG_6981aIMG_7061a

 

百草廣場,由建築而構造出來的市集,市集早已預設了人群的活動密度,從古至今未變。

Verona Italy  

維羅納聖母噴泉

  
IMG_7039a

 

在莎士比亞筆下,為瞻仰愛情而建造的陽台
Verona Italy

 

茱麗葉的寢室
IMG_7048a

家具的線條比例,室內天地牆覆蓋陳舊的色調,窗外陽光製造了氛圍    

 



    午餐~陽光明媚的天氣,當然是該坐在陽光斜斜映照棚下,充滿義大利小巷情調的地方用餐,小巷裡龍瑯滿目的餐廳,紛紛推出套餐,從前菜、主菜、第二道主菜再搭配佐餐酒跟飯後咖啡,並沒有特別選定哪家,隨便看了一家順眼就坐下。

    北義的傳統料理polenta (小玉米粉煮出來,像稀飯一樣稠度的東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組合,就跟吃稀飯意思一樣,用起司餅盛著的蘑菇燉飯,上面鋪滿乾起司的烤牛排,這些對義大利人而言不過就是在平常不過的的家常料理,但是最想說說的其實是酒,義大利酒。在這35歐的套餐裡含有一公升的hose wine是典型的維羅納葡萄酒Valpolicella ,之前在南義尤其是Lecce那一帶,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用保特瓶裝的紅酒,小酌一口,都足以讓人驚豔與著迷。

   那夜,在南義的小城Lecce,與葡萄酒相遇,深夜裡的公園廣場上,路燈底下黃光的燈瀰,民謠吉他節奏裡的熱情,鼻尖瀰漫了果實熟透後的氣息媚惑了雙眼,我們因酒精喚漫催促了豪放,在平常不過的頰吻式問候,南義人的腔調斷斷句句鏗鏘有力,酒精裡的微醺因子,讓人越發的清醒,酒水滑動的瞬間,單寧激醒舌尖上的味蕾。喚不出名字也找不著酒標,是那一晚美酒的情境。

    五六月是正值葡萄酒的開瓶季節,很多酒莊的酒都紛紛出廬啦,所以正是品酒的好季節,在這樣的一個套餐裡,雖然菜色普通,但是酒卻好值回票價,單寧穩固,柔順的口感伴隨著橡木味,醇美的果酸與香氣,尾韻呈現柔和的莓果味。

      在這個充滿美酒的國度裡,義大利酒在台灣卻很少見也很少被人提起,也鮮為人知,大家嘴上常常朗朗上口的多半都是法國酒,從產區(波爾多區、香檳區、勃根地區....)到葡萄品種(Cabernet Sauvignon、 Pinot Noir,還有最常以白酒姿態出現的Chardonnay),但是可以說的上嘴的義大利酒卻沒幾個,法國酒在台灣的進口酒市場裡佔五成以上,其餘的就是美國、澳洲跟智利,義大利酒據統計只暫區區的4-6%。義大利葡萄酒的產量不輸法國,義大利國土狹長,天氣由南到北多樣化,葡萄產區多,產出的葡萄種類多達二千多種,每個大區都有出產屬於自己當地的葡萄酒,加上南義北義飲食文化的多樣性,所以要了解義大利酒真的不是很容易,如果想行銷義大利酒還真不知該從何行銷起。

   維羅納省是北義盛產酒的區域,尤其是Valpolicella區,在Valpolicella區產的葡萄酒就叫作ValpolicellaValpolicella大致上是用三種不同葡萄釀造而成,其中又有分成五種等級,等級較高也是最久負盛名的是Amarone 〈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位居第四等,對於飲食創造力豐富的義大利人,也把這款酒加入菜餚裡,在北義有一道菜“Amarone di risso” 〈Amarone酒燉飯〉就是用這種酒搭配義大利米煮成燉飯。每種等級都具有DOC、 DOCG 義大利國家評鑑控管標章,義大利酒品分級制度中最高級的VQPRD〈法定產區優良餐酒〉裡又分為DOC DOCG二級。

Tier 1: Valpolicella Classico  DOC. 是第一等級,產量最大,酒精濃度較低,質地較輕薄,類似薄酒萊通常喝之前會先稍稍冰過。

Tier 2: Valpolicella Superiore  DOC. 為第二等級以上開始,酒精濃度須達12%以上,必須在木桶裡待至少一年,顏色較Valpolicella Cloassico深質地也較濃厚

Tier 3: Valpolicella Superiore Ripasso  DOC. 為第三等被公認為最值得品嘗的Valpolicella,除了價位中等外,質地豐厚口感柔順層次感豐富

Tier 4: Amarone della Valpolicella   DOCG. 又簡稱作Amarone, 是Valpolicella 酒裡最酒負盛名的,酒精濃度須達14%以上在木桶裡待上至上二年,在來是他特殊的釀造法,須先把葡萄曬乾失去水份只剩下濃縮的葡萄糖份,就像是用葡萄乾釀造出來的酒,有著結實穩固的單寧與高明亮果酸的特性

其實這種釀造法跟希臘聖托里里島上有名的Dessert wine“ Vin Santo” 很像,上網查了資料發現果然這二種酒是有淵源的,早在一千年以前威尼斯帝國曾經佔領過聖托里尼島,也把這種酒傳到了島上,從此以後讓這種酒在聖托里尼島上流傳了千年。這種酒帶有厚實穩重單寧的特性,只是葡萄品種不同呈現出來的果酸與香氣還有尾韻也不同,也有甜度上的差別,甜度越高葡萄單位量越多,相對的也較貴,記得在聖托里尼島上每每晚餐後都得來上一杯才覺得今天的人生達到完整。在南西班牙Malaga附近一帶的小山城也喝到這類的酒,但那酒對我而言酒體結構太單薄,缺乏穩固柔順的單寧,從沾到舌尖到滑下喉嚨的過程,酒體的味道缺乏層次感,並沒有特別喜歡。

Tier 5: Recioto della Valpolicella  DOCG.  是最高等,產量極少跟Amarone採用同一種釀造法只是發酵過程不一樣,常常在酒莊裡被奉成旗艦酒款

以上是個人不負責任酒評講座,看看就好無須認真

 

 

 

Verona Italy5

 

Io amo il sole il mare il vento e il vino. cin cin !!!

 

當五月陽光斜斜映照棚下,佐餐的暖陽,伴隨小巷的街景與人群一起用餐。舉杯,CIN CIN !!!IMG_7025a

 

 

在Valpolocella 酒裡的情境,是陽光帶動著酒裡的情緒牽影,讓微醺對著生命隱隱的催情

在這35歐的套餐裡,提供了一公升的House wine,我卻因此而愛上了Valpolicella
IMG_7030aPolenta:義式玉米粥,是北義的傳統料理,用玉米粉煮成稠狀跟稀飯稠度很像,但顆粒更細,可以有各種配料跟各種吃法最常見的就是上面這三種搭配:蘑菇,義大利香腸,跟起司,但是光起司在義大利就有上百種,Polenta煮法跟義大利麵很像,但時間比較短,超市都有在賣。

Verona  

脆脆的起司餅盛著蘑菇燉飯,上面灑著滿滿的帕瑪森起司

 

 

IMG_7036a

 

 

 

第二道主菜為平常的烤牛排,豪氣的鋪上一片片乾起司

      義大利人對於食物的看法不同於法國人,相較於法國人喜歡搭配精緻費工的醬料,他們更喜歡於品嘗新鮮食材的原始味道,食材之間搭配協調,不喧賓奪主,如果說法國美食的精緻細膩,是凡爾賽宮那樣古典主義的精雕細琢的刻意,那義大利美食就是粗曠原野,是自由的馬兒在草原上奔跑,奔跑出無限的創意與大自然的氣息。

Verona Italy

在這一整套餐用完後,當然不會忘記學學義大利人,在飯後來上一杯濃濃卻又只有小酌一口的espresso,偷學義大人的喝法,在咖啡剛煮好時拌入“一整包糖,湯匙不斷的在咖啡裡旋轉,上面浮著一層咖啡沫,帶出糖的焦糖香,espresso單喝很苦,但是這糖的摻和竟讓這咖啡無苦不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虎班娃娃 的頭像
    虎班娃娃

    愛上情人的貓

    虎班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